文章系统  
首页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浏览文章

榜样的力量 三尺讲台的光荣与梦想

(编辑:哈尔滨理工大学 日期:2021年05月10日 浏览: 加入收藏 )

“师者,人之模范也。”合格的老师首先应该是道德上的合格者,好老师首先应该是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材化学院康福伟教授就是这样的好老师。

康福伟,材化学院金属材料系教授,硕士生导师,材化学院副院长。1994年,他从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毕业并留校,从事5年的政治辅导员工作后,转入金属材料工程系工作。多年来,承担本科生的“金属学原理”“金属材料学”“热处理原理”和研究生的“材料加工理论”“材料科学导论”等核心课以及“毕业设计”“课程设计”“生产实习”等实践课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他恪守师德、严于律己、潜心教学、不断创新。先后6次获得校级“优秀主讲教师”,3次获得校级“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2020年,他被评为黑龙江省课程思政建设教学名师,获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负责的“金属学原理”课程被评为国家级一流本科建设课程。

他积极投身教育教学改革,主持省教改重点课题和一般课题2项,厅局级课题5项,参与省教改重点课题和其他课题10余项,结题各类教改课题5项,发表教改论文20余篇。截至目前,共获得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优秀高等教育研究成果一等奖1项。科研方面主持省自然科学基金、省“百千万”工程科技重大专项(联合申报哈理工负责人)项目等各类科研项目二十余项,发表科研文章50余篇,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

紧跟教育改革步伐 全心投入专业建设

从2005年至2020年期间,康福伟担任金属材料系主任工作,他根据专业特点,抓住专业建设机会,努力提升专业办学能力和水平。在他的组织和带领下,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在2005年和2010年先后两次获得黑龙江省重点专业建设点,2011年获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以及黑龙江省卓越工程师计划试点专业,2013年获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

2015年,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逐渐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大事。康福伟敏锐察觉到这是专业发展的契机,在学校高度重视下,他主动学习专业认证方面的知识,较早接受了专业认证理念。他组织带领专业教师开展专业认证工作,撰写专业认证申请书、自评报告,并在专家进校时做认证汇报,经过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2018年,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成为我校首批通过专业认证的专业之一。进校专家对专业认证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是到目前为止全国材料类专业认证汇报最好的专业之一。

专业建设获得的每一次成功,都离不开他辛勤的汗水和大量的付出,他亲自组织并撰写各种申报材料,加班加点、熬夜通宵是常有的事情,在专业认证专家进校前夕,甚至凌晨两点才离开学校。因为工作繁忙,康福伟常常无法照顾家里,2017年6月正值女儿高考,报考志愿时女儿想听听他的意见和建议,但此时正是专业认证关键时期,几乎见不到他的身影,女儿埋怨他是个“不合格”的爸爸,妻子理解他的工作,默默承担家务,解决了他的后顾之忧。正是在康福伟老师和全系教师的共同努力下,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在学校暂露头角。

2019年,他又组织专业成功申报国家级一流专业,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又成为我校首批获得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的专业之一,为我校专业认证工作和一流专业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积累了宝贵经验。2018年,他被推荐为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认证专家,他积极参加协会组织的培训活动,在学习其他高校经验基础上,不断加深对认证工作的理解,提高工作能力积累工作经验。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康福伟将专业认证工作方面积累的经验和技巧传授给校内外其他认证专业和同行,在黑龙江省高校成果导向教育改革与工程教育认证专题培训班、黑龙江大学、佳木斯大学、哈尔滨学院等院校和校内专业就做了教育专题讲座20余次。如:如何把握认证“主线”,守住认证“底线”,量规表的制定和使用等,极大地扩大了我校的影响力。2020年,他参加学校组织的线上和线下工程认证评审会10余次,在学校召开的“聚焦课程产出评价底线”研讨会上作交流报告,他参加了校内几乎所有认证专业的评审工作,积极为其他专业工程认证和专业建设献言献策,为我校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做出了贡献。

“一流本科课程建设与申报”研讨会做交流报告

抓住课程建设“牛鼻子” 构建有灵魂的课程

一流本科课程是一流专业建设的核心。康福伟贯彻“教学改革改到深处是课程,改到痛处是教师”的理念。他认真学习学校制定的《2019-2023一流本科教育行动计划》,并在重点和不清楚的地方做好标注,直至弄懂弄清为止。他积极参加一流本科建设相关培训活动,主动接受先进教育教学理念,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实效成效,与自己课程相结合,建设一流本科课程。

他坚持贯彻“以学为中心,以教为主导,学生处于主动学习的地位,教师主要是学习方法和学习环境的设计者”的思想。通过课程内容的有用性、学习的真实性、任务的挑战性、环境的社会性、过程的互动性促进学生积极学习和主动学习。在“金属学原理”教学中,他结合实际案例,加强研究性、创新性、综合性内容的教学,提高课程的挑战度,并通过布置大作业的方式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安排,加大学生学习投入,加强学生高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讲授固溶体合金时,将高熵合金、非晶合金等发展成果引入教学中;在讲授晶体缺陷时,将国际上最新研究成果—位错运动视频与学生共享,同学们看到了真实的位错运动状况,使相同的课程每一轮讲授都充满了新鲜感。他还将自己在金属快速凝固技术方面的研究成果融入到“金属学原理”课程教学中,使学生认识到课程学习的真实性和实用性,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2020年他负责的“金属学原理”课程被评为首批国家级一流课程,为我校其他课程申报一流课程积累了经验。多次参加学校组织的一流课程建设评审,在2020年11月学校组织的“一流本科课程建设与申报”研讨会上做交流报告,将成功经验分享给其他教师。

他倡导并实行小班制授课,金材专业的专业核心课都形成了教学团队,如“金属学原理”“金属材料学”“金属力学性能”等等。团队老中青结合,发挥传帮带作用并形成了良好的教学研究氛围,为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奠定了基础。他深入到学生中去,尊重学生个人禀赋与学习方面的差异,兼顾低阶学习和高阶学习。实施“探究式、互动式、案例式、启发式”的个性化课堂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探索和认知自我,发现和培养真正源于自己内心深处的兴趣和志向,努力点燃学生求知的激情之火,切实激发学生“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他发现金材13-4班学生陈振国对科研感兴趣,在他的鼓励和指导下,陈振国成功申报了国家级大创项目,并且形成团队进行项目研究,期间参加了行业会议,发表了研究论文,提高了自己,锻炼了团队,最终陈振国被推荐为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陈振国感慨地说,整个大学的学习和生活,他特别感谢康老师,康老师既是一个温文尔雅的学者,更是一位如父亲般的师者。一位优秀的大学老师,既能攻关科研,更能培养杰出的学生,康老师就是这样的好老师。现在,陈振国硕士毕业后参加了工作,陈振国也希望自己在事业有成时,能够有能力回报恩师的教诲,回报母校的培养。

金材16-2班王雨琛同学在接受采访时说到,从“金属学原理”“热处理原理”“金属材料学”“高温合金”到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热处理创新创业大赛,康老师一直不断给予我帮助与鼓励。课间他很耐心地给我们讲解各种专业问题;课后他还帮我们找专业资料、电子教材;参加比赛、搞项目时,他会提出各种有用而又有创新性的建议,毕业设计还给我提供了Arrhenius模型和JC模型对比的想法,以及各种Origin图片的建议。康老师讲课向来条理清晰,能把最新的研究成果展示给我们,在他的课上我总会收获满满,于是在选择专业方向时,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热处理。

习近平总书记说,“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有力抓手,是一流课程课程的灵魂。康福伟积极参加校内外课程思政建设研讨会。2020年他参加了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组织的“高校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提升高级研修班”、省教育厅组织的“黑龙江省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研讨会”以及其他机构组织的课程思政培训会。认真学习有关课程思政建设的政策和文件,虚心向其他高校教师学习课程思政建设的经验,并积极地阅读了大量课程思政建设的文献。他主动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成为我校较早进行课程思政建设的教师之一。

他探索出挖掘课程思政点的四个途径,即从课程知识点和教学内容挖掘、从与课程相关的材料热点挖掘、从专业历史和教师个人成长挖掘、从实验课和大作业挖掘,构建思政元素融合的四个模块,即课程内容的辩证性和哲理性、课程内容的前沿性和时代性、课程内容的历史性和继承性、课程内容的实践性和创新性,建立多维课程思政评价体系,创新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模式。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三者有机统一。如在“金属学原理”课程中,将专业前辈“中国铸造终身成就奖”获得者、我校“终身荣誉教授”任善之教授解决工程问题的方法、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不拘一格的创新思维、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融入其中,提升学生专业自豪感,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和勇于创新、科技报国的精神和家国情怀。课程思政建设受到学校的肯定,并将案例推荐到省教育厅参加教育部课程思政典型案例遴选。在他的带领下,由点及面,专业所有核心课程均已进行了课程思政建设。2020年康福伟被评为黑龙江省课程思政建设教学名师。

指导学生创新实验

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凝练自身教学成果

教育部吴岩司长指出,“敢闯”是一种高阶素质,“会创”是一种高阶能力,“敢闯会创”是培养新时代优秀卓越人才的核心要素。康福伟老师一贯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并在此方面开展研究和实践。

产教深度融合协同育人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他利用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在校企科研合作基础上,依托“卓越工程师试点专业”建设项目,建立“项目驱动式”毕业设计模式。所谓“项目”是来自企业,如东安公司、东轻公司、吉星公司等实际生产技术难题,采取“双导师”制(学校导师+企业导师)全程指导毕业设计,截至目前,已有近百名学生参加了“项目驱动式”毕业设计,部分毕业设计对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新思路,有些学生直接进入东轻公司、吉星公司就业,提高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同时,也增加了学生的就业率。

课赛融合是康福伟老师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又一重要方法。他将行业每年举办的“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中国大学生铸造工艺设计大赛”“中国大学生材料热处理创新创业大赛”作为课堂教学的拓展和延伸,建设以竞赛为主体的创新课程2门,并结合“大创”项目,建立了“金相大赛”全覆盖、“热处理、铸造大赛”分层次、“大创”项目差异化的三级创新训练模式。教导学生将课堂知识应用到大赛训练及比赛中,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以及创新、自主学习和处理不确定性问题的能力。这些大赛已经成为专业的品牌赛事,深受学生欢迎,每年均有学生获奖。近5年来,专业学生参加各类竞赛600余人次,获得如全国金相技能大赛一等奖在内的各类奖项50余项。他将上述做法和经验凝练成教学成果,“基于‘一体两翼’的材料类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2020年获黑龙江省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2019年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

关心关爱学生成长 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孔子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康福伟认为,教师要了解每一个学生的需要,帮助学生设计适应他发展的学习计划。因此,新时代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设计者、指导者、帮助者和共同学习的伙伴。他通过学业导师、讲座课等机会主动与学生沟通,了解他们的思想、学习和生活状况,帮助他们树立人生目标,规划学生的发展蓝图;他积极帮助学生解决就业和考研上遇到的困难,分析当前的就业和考研形势,做他们的参谋。在他的帮助下,金材系有的学生进入了理想的工作单位,有的学生考上了理想院校研究生。如金材16-2班的韩维超和王雨萱同学,在康福伟老师和其他老师的帮助下,成功签约哈焊所。金材17-1班李瑞珩同学经康福伟老师对考研形势分析,考入本校读研。

上一篇:坚持“四个面向”,加快科技创新——哈尔滨理工大学科技处举办国家社科基金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指导讲座
下一篇:喜报我校1个集体、1位个人获2020年度全省“两红两优”表彰

网友评论: